深夜追剧正上头,突然觉得胳膊发痒
一挠就起"人工丘陵",越挠越像粉红地图
别怀疑,你正在经历
"痒界MVP"——荨麻疹的暴击!
你知道为啥越挠越痒吗?
因为你可能在"火上浇油"!
中医说:荨麻疹分四派
挠错方向等于给"痒魔"递武器
《黄帝内经》早有警示:
"诸痛痒疮,皆属于心"
荨麻疹不是简单的皮肤问题,
而是身体发生的"内乱"!
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荨麻疹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、脏腑功能密切相关,而风邪是导致荨麻疹的主要外因。
风邪善行而数变,其侵袭人体后,会在皮肤表面游走不定,引发瘙痒和风团。
而搔抓会使风邪在体内进一步扩散,导致病情加重。
此外,气血不足、脾胃虚弱、肝郁气滞等内因,也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,使肌肤失去滋养,抵抗力下降,从而容易受到风邪的侵袭,引发荨麻疹。
中医治疗荨麻疹,讲究辨证论治,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体征,主要将荨麻疹分为四种不同的证型。
1
// 风热犯表型
风热犯表型的荨麻疹,皮疹颜色通常比较红,就像被火烧过一样。患者会感觉瘙痒剧烈,尤其是在遇热或者运动后,瘙痒感会明显加重,而遇冷则会稍有缓解。
2
// 风寒束表型
风寒束表型的荨麻疹,皮疹颜色多为白色,遇冷或者吹风后,风团会明显增多,瘙痒也会加剧,而得暖后则会减轻。患者还可能伴有怕冷、口不渴等症状,舌淡红,苔薄白,脉浮紧。
3
// 胃肠湿热型
胃肠湿热型的荨麻疹,风团通常比较大片,颜色鲜红,瘙痒剧烈。患者在发疹的同时,还常常伴有脘腹疼痛、恶心呕吐、神疲纳呆、大便秘结或泄泻等胃肠不适的症状,舌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
3
// 血虚风燥型
血虚风燥型的荨麻疹,皮疹颜色淡白,病程较长,常常反复发作,迁延不愈。患者一般在午后或夜间症状加重,还会伴有心烦易怒、手足心热、口干等症状,舌红少津,脉细数。
荨麻疹发作期有"三忌"
✘ 忌抓挠(越抓风邪越入里)
✘ 忌海鲜(发物助长湿热)
✘ 忌熬夜(暗耗阴血加重瘙痒)
而中医治荨麻疹,可是有一套的哦。
中医讲,“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”,咱们得从根本上调理身体,让气血顺畅起来,风邪自然就跑了。
内服中药
中医治疗荨麻疹,内服中药是关键环节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,精心调配个性化的药方。
如常用方剂麻黄桂枝各半汤,适用于风寒型荨麻疹,通过麻黄、桂枝等药发汗解表、驱散肌表的风寒之邪,使肌肤得以重新恢复正常的开合状态,气血运行通畅,从而消除风寒束表导致的风疹块等荨麻疹症状。
中药外洗
除了内服中药,中药煎汤外洗也是中医治疗荨麻疹的特色之一。
对于风热犯表型荨麻疹,可选用薄荷、苦参、地肤子等具有清热利湿、祛风止痒功效的药材。
将这些药材加适量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,煎煮30分钟左右,待药液温度适宜时,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蘸取药液,轻轻擦拭或湿敷在患处,每日2-3次,能有效缓解瘙痒,减轻风团症状。
针灸治疗
针灸治疗对荨麻疹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,通过刺激特定穴位,可调和气血、疏通经络、调节脏腑功能,从而缓解荨麻疹症状。
常用穴位有风池、曲池、合谷、血海、足三里等。风池疏散风邪,曲池清热利湿,合谷疏风解表,血海养血活血,足三里扶正祛邪。
针刺时,医生会根据患者体质、病情等调整针刺深度和手法,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。
另外平时应避免食用辛辣,油腻、鱼腥、刺激性食物,如辣椒、花椒、油炸食品等。适当多服用清淡、富含维生素的蔬菜、水果等。
注意:若荨麻疹反复发作,或发作时伴有呼吸困难、腹痛腹泻、高烧等其它症状,请及时就医。
记住,“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。”
最后送上《肘后备急方》的养生彩蛋:
晨起梳头100下+睡前揉腹5分钟,坚持28天,你会回来感谢我!